(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说:高研班现场
网络文学力量,在上海文学创作和公众服务、文学对外输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昨天起至15日,上海市作家协会华飞文学创作基地举办“网络作家文化传承发展高研班”暨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上海研究培训基地第七期高级研修班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上海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谈到,大力推进网络文学事业,已经成为上海文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且成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举动。上海作协几年前与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等合作,在网络文学人才培养、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和网络文学作品评奖等方面,逐步开展了多项工作,搭建起多个平台。举办网络文学高研班,就是其中一项富有特色、影响深远的举措。
这次高研班内容上有政治文化理论、艺术与新媒体传播纯文学讲座,以及网络文学相关理论与实践内容。形式上有课堂授课、实地教学、座谈交流等,虽然时间短,但是内容广泛,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朱钢介绍,“从创作角度来讲,任何的培训采风交流都不是给你解决问题,教你创作的方法,其实是一个点化的过程,是一个开悟的过程。”
网名为“徐公子胜治”的网络作家徐胜治在开新书之前最看重的就是学习,“学习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想看看人类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人曾经都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写现代军旅题材的“步枪”李泽民的作品《中国猎人》是建立在对该部队长达两年的深入了解基础上,“取其任意一段故事,都是非常丰富的创作素材”。网络文学如何以新表现形式让更多人接受,是“步枪”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在写《大国战隼》这本书时,他将传统现实的质感与网络小说的爽感有机融合起来,达到叙事方式上的创新,解决了这个问题。
网名为“三生三笑”的聂怡颖以各种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获得读者的关注,她透露,创作《粤食记》时,除了采访本地30多年历史老字号的牛腩粉店主之外,还去亲戚的早餐店里去打工,体验生活。在创作新书《逾鸿沟》时,她浏览了大量纪录片,读了一大批关于抗美援朝亲历者的回忆录,还跟随当过兵的朋友们去各种实习,“这种辛苦都是有回报的。最大的回报就是读者的喜爱。”
此外还有红刺北(本名徐南燕)、不画(本名周娴娴)、秦兮(本名赖晶)等网络作家发言谈了感想与体会。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